分析:中國銀行業的外資股東抽身不易?

瑞銀已率先出售所持中國銀行股份,其它外資戰略投資者也有減持之意,但在中國政府努力爲其各大銀行提供支持之際,任何有意出售股份的外資機構,都不得不認真權衡潛在的不利因素。

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集團(Citigroup)、滙豐(HSBC)、TPG集團(TPG)、淡馬錫(Temasek)、安聯(Allianz)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在內的一些外國金融機構,持有中國各大銀行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股份。

這些股份大多是在2005年和2006年獲得的,當時中國政府正熱衷於引進西方資本和專業經驗,以協助對其處於困境之中的銀行業進行改革。

北京及其它地方的許多人目前希望知道,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機構是否有意出售所持股份,錄得豐厚利潤,以幫助修彌因金融動盪而受損的資產負債表。

您已閱讀22%(274字),剩餘78%(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