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應增持黃金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李明旭:中國擁有高達1.9兆美元外匯儲備,怎樣才能實現保值增值?隨著金融危機蔓延,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猛增,中國央行持有的鉅額美元債券面臨大幅貶值的風險,此時何不將目光投向黃金?

中國擁有高達1.9兆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還在以每月數百億美元的速度增加。怎樣配置才能實現保值增值?擺在中國央行面前的選擇有很多,主要的選項包括美國的國債和公司債、投資獲取外資公司股權、「出海」購買戰略性資源以及增持黃金儲備。

從目前中國央行的策略來看,購買美國國債和公司債仍然是外匯儲備最重要的投資方向——截至到9月底,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已達到5850億美元,其他主體發行的債券(主要是「兩房」債券)保守估計有3000億美元,兩項加起來就幾乎佔了外儲餘額的一半。

而且,近期中國對美國國債有加速增持的跡象——今年以來所持的美國國債增加1074億美元,而9月份單月增持規模就達436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黃金儲備則要少得可憐,截至今年3月末,官方數據顯示僅持有600噸黃金,價值只相當於外匯儲備的1%。

您已閱讀19%(350字),剩餘81%(14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