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外匯投機遭遇重創

中信泰富爲了澳洲鐵礦項目的需要,大筆購入澳元和歐元,以便「用美元鎖定項目開支成本」。但合約沒有設定澳元和歐元貶值情況下的保護措施。隨著澳元和歐元兌美元匯率走低,中信泰富面臨著數十億美元的潛在虧損。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Citic,簡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投資公司,其香港上市子公司中信泰富預期澳元和歐元兌美元匯率將持續攀升,因此大筆買進了這兩種貨幣。

今年夏季,當外匯市場走勢出現逆轉之後,中信泰富發現,按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自己蒙受了18.8億美元的損失。這是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5.6億美元)的三倍以上。日前,中信泰富股價暴跌55%,收於6.52元港元,這意味著預估外匯合約虧損額已超過了公司市值。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元戲劇性地不斷走強,因此中信泰富的虧損額可能還將進一步擴大。到12月31日,出於編制財務年報的需要,公司必須根據市值計價。新一年的來臨也不會讓中信泰富的問題消失。根據合約條款,中信泰富須購入逾90億澳元,直至2010年10月。

您已閱讀25%(339字),剩餘75%(9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