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恆天然在華合資的教訓

北京奧運會極大提升了「品牌中國」的全球形象。但一個月後,毒奶粉醜聞讓全球消費者,還有那些渴望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想起了中國工業模式潛在的致命缺陷。

含工業化學品三聚氰胺的中國奶粉已導致至少3名嬰兒死亡,5.3萬人患病。對於消費者和銷售商品給消費者的公司而言,這樁醜聞突顯了「中國製造」標籤附帶的風險。

中國政府痛苦地意識到,若想向全球生產價值鏈的上游邁進,實現人民期待的生活水準的提高,就必須解決本國產品品質問題。儘管最近爆發了玩具塗料含鉛超標、寵物食品被汙染和毒餃子等出口醜聞,但中國對本國製造業的監管仍不完善。

中國製造業專家提出,幫助中國解決品質問題,符合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的利益。紐西蘭恆天然乳業合作集團(Fonterra Dairy Co-operative)爲涉足中國付出了沉重代價。恆天然持有中國乳製品生產企業三鹿(Sanlu) 43%的股權,在中國最近爆發的毒奶粉醜聞中,三鹿第一個被認定爲主犯。恆天然被迫將所持三鹿股權的賬面價值減記70%,以反映產品召回和品牌受損的成本。

您已閱讀25%(369字),剩餘75%(11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