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太郎:未定的對華政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麻生上臺,到底會給日中關係和亞洲,帶來怎樣的影響?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其實,自民黨在小泉時代結束後,短短的時間裏,換了三次首相,表明自民黨面臨的是日本內部的政治挑戰。外交併非是國民關心的主要議題,內患——經濟問題——纔是最重要的。

不容否認,福田康夫的下臺,表明日本不需要協調型的政客,也不歡迎老好人,而是喜歡具有領袖魅力,敢於講話的政客。而麻生正是這樣一個政治人物。麻生上臺,到底會給日中關係和亞洲,帶來怎樣的影響?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因爲自民黨和公民黨聯合執政至今,政績不多,但醜聞不少,國民支持度大幅下降,並在民主黨小澤一挑戰夾擊下,政權有可能不保。正當美國金融危機引發全球動盪之時,日本的執政黨決定提前大選,期待利用日本民衆求穩定的心態,贏得衆議院大選。麻生此番關鍵時刻上臺,承擔了挽救自民黨執政的大任。因此,他一切都將以大選的需要來制定政策,而不是根據的個人政治理念來說話。因此,麻生很有可能既維持強硬派領袖的風範,又扮演機會主義者,迎合日本選民的喜好。

您已閱讀49%(399字),剩餘51%(4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