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主權財富基金的盲點

政府使用金融實力達成政治目的行爲一直受到指責,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一系列運作更有理由令人引起警覺。

更讓人不安的是,在一場已取得一定進展、旨在促進主權投資者透明度和責任安排的國際行動中,此類活動並沒有被涉及。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倡導下,一個包括中國在內25個國家代表組成的國際工作組,擬定了一份主權財富基金(SWFs)行爲準則。這份還沒公開的行爲準則,將在下月於華盛頓舉行的IMF年會上提交。

但因爲中國外管局負責管理運作整個中國的外匯,而非單獨組成的一套資產,所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沒有被視作一家主權財富基金。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泰德•杜魯門(Ted Truman)表示,類似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這樣機構的存在清楚表明了約束主權投資者的困難。

您已閱讀29%(327字),剩餘71%(7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