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是的。象徵?也沒錯。無疑,這些獅子守衛著電影年曆上的這個夢幻盛事、這場水上的電影狂歡,它們對未來懷有更加積極的夢想。第二日,計劃於2011年落成的新電影宮舉行了奠基儀式。它將爲莫斯塔•德爾劇院(Mostra del Cinema)帶來全新的榮耀,並使其競爭對手羅馬電影節陷入迷失或疲於追趕。而倘若我們有一絲念頭,認爲威尼斯影展僅僅是個花哨的傢伙,是平息電影迷在坎城影展後長期難耐的痛苦的一支安慰劑,已續簽了4年合同的電影節總導演馬爾科•穆勒(Marco Müller)可是當真的。
穆勒必須迎合這個世界對飽滿的視聽效果和文化完美主義的追求。而這是否意味著美酒加玫瑰的日子已經終結?我們這些喜愛麗都島馬車沉思著溜蹄的人並不希望這樣。在這裏,電影能夠呼吸並走向繁盛:即便是以科恩 (Coen) 兄弟的《閱後即焚》(Burn After Reading)這樣的鬧喜劇作開幕影片。正如羣星魚貫亮相首映式時,人羣幾乎可以觸摸到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和布拉德•彼特(Brad Pitt)那樣,評論家被容許對這部電影中精心設計的噱頭進行近距離的調侃——劇情是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間諜的祕密被意外發現、接著被一位懷有整容夢想的健身房助理[由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飾演]有步驟地勒索——在這個電影節,影片質量不會因擁擠而受損。
惡意批評者也許會認爲它也有缺點,而我們仍開心地流連於柯恩兄弟的電影。演員選用得相當巧妙——克魯尼和彼特展示了他們的喜劇天分,麥克多蒙德「狐狸般天真」的女主角[令人想起了《冰血暴》(Fargo)裏的瑪吉•岡德森(Marge Gunderson)],約翰•馬爾科維奇(John Malkovich)和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 老到的配角演出——我們被牽引著看完這部電影,每一句臺詞都有涵義,每一個場景都加倍有涵義。好萊塢奉獻出了古萊莫•阿瑞加(Guillermo Arriaga)的《燃燒的平原》(The Burning Plain),也使我們比較開心。這是一個關於不同時代不同生活的兩個女人的精巧敘事故事。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生活在今天的俄勒岡,被影片中慢慢揭示出來的罪惡感和痛苦所深深折磨,而金•貝辛格(Kim Basinger)則在陽光更明媚的早年墨西哥陷入了一場悲劇性的愛情癡迷。(這兩位女性有關麼?我可不提供任何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