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在「腰帶和揹帶」的雙保險手段來維持局面,最重要的是壓低美國房貸利率。它將通過逐步購買優先股,調整政府支持企業(GSE)的資本結構,這一計劃也將大幅稀釋所有現有股東的權益。美國政府將借給政府支持企業必要資金,讓它們得以維持,同時緩慢停止它們的業務。它也將直接購買企業的按揭擔保證券。所有這些都是信貸市場的利好訊息。至於美國按揭市場的未來結構,那是下一屆政府要操心的事了。
這些行動會給納稅人帶來多大負擔?美國財政部能夠向每家政府支持企業(GSE)注資高達1000億美元,以幫助支持它們總共5.4兆美元的債券組合,儘管它不太可能需要這麼做。它甚至還有可能從直接購買、然後持有至到期日的GSE按揭擔保債務中獲利。
即便如此,此次紓困行動的潛在規模是巨大的,儘管它很可能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按今日幣值計算,美國「儲蓄與貸款協會」危機給納稅人帶來3000億美元的負擔。與此相比,再加上拯救全球金融體系於不可想像之動盪的說法,營救這兩家房貸機構的費用甚至可能證明是適中的。不過,大幅度擴大政府的角色,不可能是鮑爾森2006年離開高盛(Goldman Sachs)出任美國財長時的念頭。但也許他只是在做一名好的銀行家應該做的,擴大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畢竟,美國政府差不多已是人們的最後指望。
您已閱讀99%(543字),剩餘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