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不是萬能的
編輯先生:我是貴報中文網路版的一名忠實讀者。在讀了薛兆豐先生「產權的自我邏輯 」一文後,有些不同想法,不吐不快。
薛先生論述了「私有化的產權改革 」。對這個大方向,我是極爲贊同的,但是在論述過程中他似乎有些偏執和牽強。試問:在美國一些產權比較明晰的私有公司,爲什麼還會存在公司治理的失敗現象?又如:剛剛發生的科龍電氣問題,也是一典型案例。因此,僅僅強調產權改革,即產權由公有化到私有化的改革,顯然是不充分的,也不足以解決公司治理的績效問題。特別是當前市場化運作機制缺少透明、公平的遊戲規則,過多強調產權的改革,將會導致更多的葛林柯爾現象,恐怕也有違薛先生這樣爲中國市場化改革而鼓譟的人士的本意。我想薛先生今後是否可從更深層面分析中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謝謝。
您已閱讀30%(334字),剩餘70%(7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