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俄羅斯供應衝擊迫使化工和化肥集團重新思考

停產、短缺和價格飆升促使人們呼籲建立一個更有彈性的糧食體系。

烏克蘭戰爭正在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西方針對入侵而實施的制裁、俄羅斯將能源武器化帶來的價格衝擊,以及貨物運輸的中斷,都打破了正常的採購慣例。全球各行各業都感受到了這種影響,但化學品和農業綜合企業受到的影響尤爲嚴重。

德國投資銀行貝倫貝格(Berenberg)首席化工分析師塞巴斯蒂安•佈雷(Sebastian Bray)表示:「能源密集型工業企業和歐洲化肥生產商受到的打擊最爲嚴重。過去幾個月,任何電力或天然氣密集型的化工公司都普遍情況不佳。」

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和原材料,爲食物鏈和全球產業提供動力。儘管俄羅斯、烏克蘭和鄰國白俄羅斯在全球GDP中所佔比重不到3%,但它們在農產品、礦產、化肥和能源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您已閱讀15%(330字),剩餘85%(1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