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乘坐阿加莎小說中的輪船巡遊尼羅河

《尼羅河上的慘案》出版已經85年,至今仍在印刷,而激發它靈感的那艘船也重新服役了。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組合。在船上,我們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愛德華時代的英格蘭中,這是一個絢麗而有序的虛構世界,保護我們免受埃及的炎熱、灰塵和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聊著家常,聊著其他的旅行,聊著鵪鶉和倫敦。我們享受著美味的午餐,喝著下午茶,在陽光甲板上打牌,欣賞著河岸如畫的全景。我們在晚餐前聚在一起喝酒。

但上岸後的早晨是另一回事,是另一個世界。在那裏,在混亂的埃及城鎮之外,馬車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嘎嘎作響,在無情的陽光下,在古老的寺廟和墳墓裏,隱藏著關於生命和死亡、意義和信仰的深刻問題。在阿比多斯(Abydos),我們凝視著神廟內部的神像。在國王谷的陵墓中,我們看到靈魂被放在羽毛上稱量,國王們自信地踏上來世的旅程。在卡納克(Karnak)的大殿中,我們面臨著最基本的問題——諸神是否在傾聽,還是宇宙對我們無動於衷?

我不知道。古埃及人也不知道。他們只是在猜測。但這樣的猜測很奇妙。誰知道死亡和重生之神奧西里斯(Osiris)在墳墓之外是否真的爲他們做了什麼,但在事情的這一面,美麗的浮雕、令人震驚的神廟、精心設計的儀式、怪異的神靈都是令人著迷的,是對生活的促進,是奇怪的美麗。就好像《魔戒》作者托爾金和《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被要求一起發明一種宗教,然後委託畫家皮拉內西(Piranesi)來設計神廟。

您已閱讀13%(552字),剩餘87%(37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