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

MySpace興衰記

2005年夏天,當新聞集團的老闆默多克(Rupert Murdoch)下定決心要收購MySpace的時候,剛滿三歲的MySpace是全球第一的社交網路,流量排名全美國第三。但是在加入新聞集團之後,MySpace迅速被Facebook超越並且遠遠地拋在身後。2010年2月,MySpace的CEO內塔(Owen Van Natta)黯然離職。

2003年8月MySpace是由eUniverse公司創辦的。網站開始只是eUniverse的內部員工使用,不過很快就吸引到了兩千萬用戶。eUniverse後來更名爲Intermix Media。圖中爲MySpace的兩位創辦人Chris DeWolfe和Tom Anderson。

2005年7月18日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5.8億美元買下Intermix。當時MySpace的流量在美國排第五。先前,新聞集團剛剛成立了福克斯互動媒體(Fox Interactive Media),整合旗下的所有網站和新媒體。幾個月後,MySpace宣佈和谷歌達成了9億美元的廣告交易。

2005MySpace影響力達到巔峯,並且吸引了大量的音樂家。MySpace用戶中最爲知名的或許是Lily Allen。當她與2005年和Regal Recordings簽約之後,她感覺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因此便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MySpace,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粉絲羣。

2006緊隨Lily Allen之後,一支來自雪菲爾(Sheffield)的樂隊The Arctic Monkeys也利用MySpace這個平臺成爲了國際明星。這一現象對英國的音樂產業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2006MySpace在自己的使用條款中聲稱對所有用戶上傳的作品擁有版權。以Billy Bragg爲首的一些音樂人對這一條款表達了質疑。MySpace同意修改其措詞。

2010年2月11日在擔任CEO不到一年後,內塔(Owen Van Natta)黯然離職。內塔本來供職於Facebook,在Facebook於2008年5月取代MySpace成爲全球第一社交網路後,默多克將他請來,想讓他理順MySpace的業務,並改善使用者經驗。在內塔任職期間,MySpace裁員40%。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