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任何想要尋找成功企業榜樣的人都可以看看科技和金融科技領域。「先買後付」的先驅Klarna——曾經是歐洲最有價值的私人科技公司——等公司的估值很高,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它們的成長中。
但隨著通膨快速上升和宏觀經濟環境惡化,那些只注重增加消費者數據的非盈利公司面臨的風險似乎越來越大。在今年夏天的一輪融資中,Klarna的估值從460億美元降至不到70億美元。
對於在「顛覆者」時代成長起來的商科學生來說,教訓應該很清楚。輕鬆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不惜一切代價實現成長不再是一句有意義的咒語。主導未來的科技公司必須建立在可持續的基礎上。
您已閱讀15%(266字),剩餘85%(14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