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一個陽光明媚的午餐時刻,來自附近新門(Porta Nuova)的富裕上班族在Ratanà餐廳的露臺上聊著天。今天的熱門話題不是最新流行的食材——手工製作的羊乳乾酪和天然奇揚地酒——而是大廚Cesare Battisti提升熟透、廢棄和不新鮮的食材的優雅。我兒子說他做的米蘭肉丸「很好地融化了」,這些肉丸是用最初用來做肉湯的肉塊做成的(肉塊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柔軟)。我們的鄰居對著她做的蘆筍燴飯大聲說道,「真好喫!」蘆筍燴飯是一種用回收的蘆筍末端組裝而成的翠綠的菜品。

在這座希望成爲未來城市循環經濟典範的城市裏,越來越多的低廢物和零廢物餐廳、咖啡館和商店湧現出來,Ratan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城市大膽的」零廢棄 "食品政策現已進入第七個年頭,整個米蘭成立了五個零廢棄社區。在這些社區裏,供應鏈被縮短,商業零廢棄倡議得到鼓勵,未使用的可食用食品得到收集並重新分配給需要的人。每個家庭都有一個120升的生物垃圾桶,當中不可食用的食物殘渣會轉化爲沼氣,作爲城市車輛的燃料和植物肥料,免費提供給園藝師和農場。
您已閱讀21%(464字),剩餘79%(17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