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泡沫破裂顯示「信心多樣化」的必要性

太多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是對各資產類別的狂熱情緒的單向押注。
本文作者是威廉瑪麗學院(William & Mary)的兼職講師,並著有即將出版的新書《自信地圖》(The Confidence Map)。

在今年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大多數其他主要資產類別遭遇大幅拋售之後,許多投資者將對自己的投資組合提出尖銳的問題。

即使對保守的投資者來說,也不是他們是否虧損的問題,而是儘管最近有反彈,但虧損的程度。基金經理有很多外生事件和宏觀經濟因素可以用來解釋這一點:烏克蘭戰爭、通膨飆升、歐洲能源危機、全球經濟放緩,更不用說新冠肺炎對供應鏈的持續影響、美元飆升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有一長串大家都很熟悉的「誰可能會想到」的原因。

不過,在今年夏天的討論中,很可能沒有提到2021年。我們被今年的挑戰所吞噬,幾乎忘記了之前的瘋狂行爲:散戶投資者的狂熱推動了GameStop等不知名的股票上漲到極高的高度,大約18兆美元的債券如何在一個階段以負收益率交易,以及人們爭相投資於空白支票的Spac投資工具。還記得狗幣(dogecoin)嗎?這種被設計成一個笑話的加密貨幣,在崩盤前飆升了1.5萬倍。

您已閱讀30%(458字),剩餘70%(10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