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大手筆舉辦國際象棋奧林匹克賽事,印度意在爭奪全球地位

在印度清奈舉行的有180個國家參加的賽事將於本週末進入最後幾輪,其背後的推動力是創紀錄的預算和一個國家對體育運動的宏偉抱負。

在印度清奈舉行的有180個國家參加的奧運會將於本週末進入最後幾輪,其背後的推動力是創紀錄的預算和一個國家對體育運動的宏偉抱負。

坦米爾那都邦及其首席部長MK·史達林(MK Stalin)最初批准了1000萬美元的預算,但後來超過了三分之一。這比歷史上任何一項國際象棋賽事都要多。MK·史達林的名字並非巧合。他出生於1953年,四天後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去世,嬰兒的父親爲他的兒子取了這個名字。

當2月份莫斯科顯然不能繼續作爲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時,一位印度特級大師找到了繞過國家官僚機構的方法,直接向部長提出了建議,該建議僅在一天內就得到了批准。奧林匹克競賽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的,有1500名選手,大量的仲裁員和支持人員團隊,以及向國際象棋網站轉播每場比賽的特別板。比賽每天在BST時間上午10點30分開始,可在chess24.com上免費觀看,並由國際大師彼得·列科(Peter Leko)和彼得·斯維德勒(Peter Svidler)進行評論。

您已閱讀36%(435字),剩餘64%(7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