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歐洲央行該如何應對歐元區的分裂?

歷史表明,主權債券收益率的分歧具有很高的經濟和政治成本。
作者是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主席,也是歐洲中央銀行執行委員會的前成員

歐洲央行正面臨兩難境地。它需要收緊貨幣政策,以遏制出人意料的高通膨,同時防止整個歐元區的金融市場分裂。

歷史表明,分裂不僅會給成長和就業帶來高昂的經濟代價,還可能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導致公衆對歐洲機構失去信心。但是,目前處理碎片化問題的文書有重要的侷限性。

有一個「直接貨幣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計劃,可以無限量購買受危機衝擊國家的政府債券。該協議是在歐洲央行前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 2012年「不惜一切代價」的言論之後制定的,附帶了嚴格的條件。要啓動歐洲央行根據直接貨幣交易購買主權債務的權力,一個國家必須首先獲得歐元區金融援助基金(即歐洲穩定機制)的紓困計劃。這讓成員國在政治上很難接受。

您已閱讀27%(379字),剩餘73%(1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