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印度纔是俄烏戰爭的贏家?

印度拒絕譴責俄羅斯,還利用西方的制裁低價買入俄羅斯能源,渴望抗衡中國的西方領導人卻對印度不斷示好。

埃馬紐埃爾·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連任法國總統後不久,在愛麗捨宮前以熊抱的方式迎接他。在柏林,德國總理理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歡迎他的「超級夥伴」。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在訪問新德里時,對他的「特殊朋友」大加讚賞。

歐洲領導人最近幾周對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友好態度,爲這位印度總理一段瘋狂的國際外交時期畫上了句號,儘管他拒絕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與俄羅斯斷交。

在強森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訪問印度之後,莫迪還訪問了法國、德國和丹麥。西方領導人向莫迪示好,並簽署了旨在拉近印度與西方關係的雙邊協議。印度被視爲制衡中國的重要亞洲力量。

您已閱讀19%(364字),剩餘81%(15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