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普丁的獨裁統治現在是基於恐懼而不是欺騙

烏克蘭戰爭的根源在於俄羅斯經濟停滯、腐敗和總統的民望下降。
本文作者是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經濟學教授,著有《欺騙獨裁:21世界暴君的新面孔》(Spin Dictators: The Changing Face of Tyranny in the 21st century)一書。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令俄羅斯付出巨大經濟代價,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經濟對他不重要。相反,經濟表現——或者更確切地說,表現不佳——在他的決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由於他無法再爲俄羅斯帶來收入成長,或者至少無法讓俄羅斯人相信,俄羅斯經濟的表現比以往更好,他試圖重演2014年的克里米亞局勢。這也許行得通,但他失算了。

普丁的侵略給烏克蘭人帶來了物質破壞和人間悲劇。但戰爭也摧毀了俄羅斯的經濟。2022年,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至少萎縮11%——這將是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他爲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

政治學家亞當·普澤沃斯基(Adam Przeworski)曾寫道,威權主義均衡依賴於經濟繁榮、謊言或恐懼。像21世紀的大多數「欺騙獨裁者”(spin dictators)一樣,普丁最初回避恐懼。在他執政的頭十年裏,在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由於油價上漲和經濟改革的推動,他領導下的經濟快速成長。這種繁榮給他帶來了真正的聲望。(spin原本是棒球術語,專指投球手擲出意圖騙過對方擊球手的曲線球,而spin dictator,指的是普丁等新一代利用輿論操縱來達成統治的獨裁者,暫且譯爲欺騙獨裁者。)

您已閱讀36%(639字),剩餘64%(11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