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洲央行

歐洲央行須謹慎選擇收緊貨幣政策的路徑

穆加達姆:收緊貨幣政策的需求確實越來越緊迫,但歐洲央行仍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本文作者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洲部門負責人,現爲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首席經濟顧問

在上個月通膨又一次意外飆漲之後,隨著歐洲央行(ECB)行長克莉絲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不再排除在2022年加息的可能性,金融市場已經接收到政策即將開始收緊的信號。整個歐元區的長期利率已開始上升,尤其是在義大利和希臘,這兩個國家的風險利差已升至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準(分別爲165和230個基點)。

儘管加息以冷卻需求、防止高通膨成爲根深蒂固的預期是正確的,但這一過程可能會被證明是混亂的。這是因爲,本週開會的歐洲央行曾多次表示,在結束主權資產購買計劃之前,不會提高政策利率。官方說法是該項目沒有終止日期。但實際上,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逐步縮減購買規模,市場已經感覺到,自2015年以來支撐債券利差穩定在低水準的計劃將在今年夏初結束。

考慮到目前的低水準,利率和利差肯定有上升的空間。但在某種程度上限制利差也很重要——尤其是因爲利差的飆升和波動阻礙了貨幣政策在整個歐元區的傳導。

您已閱讀29%(454字),剩餘71%(11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