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Lex專欄:建立世界證券交易所是白日做夢嗎?

在紐約建立一個24小時運轉的、充滿活力的全球證券交易所,並不完全是幻想。這對國際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將倫敦證券交易所斥爲「侏羅紀公園」未免有些苛刻。但對沖基金老闆保羅•馬歇爾(Paul Marshall)本週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指出了一個正確的觀點。收益型基金在英國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對分紅的渴望阻礙了快速發展的新創企業上市。

馬歇爾隨後提出的設想——在紐約建立一個24小時運轉的充滿活力的全球證券交易所——並不完全是幻想。這對國際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巧合的是,另一位對沖基金大亨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也走上了類似的道路。他的投資公司Point72 Ventures正在支持24 Exchange,後者正在爲一個全時開放的美國股票市場尋求監管部門批准。

您已閱讀36%(305字),剩餘64%(5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