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公告

榮耀,讓華為有點不同

榮耀模式挑戰了華為根深蒂固的B2B商業基因,但在市場上的表現卻讓人眼前一亮: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榮耀全年營收24億美元,這個數字在2013年僅爲1.09億美元;2015年剛過半,榮耀全球銷量近2000萬臺,收入已經與2014年持平。

日前,華為旗下網路手機品牌榮耀在北京舉行了新機發布儀式。在這場名爲「讓世界有點不同」的發佈儀式上,榮耀總裁趙明身著「喬布斯」式T恤牛仔褲站在炫目的舞臺中央,爲現場花粉(華為手機粉絲的暱稱)演示榮耀7各種超越iPhone手機的配置和功能。

2013年就貴爲全球第三大手機生產商,電訊設備巨人華為始終沒有找到在大眾電子消費領域翩翩起舞的感覺,軍事化的公司風格和穩紮穩打賣產品的銷售策略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略顯喫力。長期以來,華為手機業務在國內的品牌投入與其出貨規模並不相配,甚至遠低於VIVO、OPPO、聯想等競爭對手,更不要說以行銷見長的小米。

彼時,華為內部關於終端業務發展方向的爭論也異常激烈,究竟是向小米等網路手機廠商學習產品行銷之道還是繼續保持華為的硬體思維,在技術領域深耕?這個爭論直到榮耀已經獨立四個月之後仍在繼續,有華為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喊話「華為手機業務不做大規模品牌廣告」,依靠的是產品體驗、質量、服務等提升口碑。

榮耀模式挑戰了華為根深蒂固的B2B商業基因,但在市場上的表現卻讓人眼前一亮: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榮耀全年營收24億美元,這個數字在2013年僅爲1.09億美元;2015年剛過半,榮耀全球銷量近2000萬臺,收入已經與2014年持平。這個成績讓華為內部也頗感驚喜,華為終端業務掌門人余承東在發佈會現場對榮耀的成績大加讚揚的同時,宣佈榮耀徹底「單飛」,「以前榮耀的logo旁邊還要放一個華為的標,從今以後,就只有榮耀的logo」。

不再需要背靠華為品牌知名度的蔭庇,無疑是對榮耀所取得成績的最大肯定,華為也藉機補上了行銷和服務的短板,覬覦大眾消費市場許久的巨人總算嚐到了翩翩起舞的甜頭。但就此判斷獨立後的榮耀要成爲徹頭徹尾的網路公司就大錯特錯,任正非的話猶在耳邊,「華為今天還是一個硬體公司,未來也還會是硬體爲主」。

毫無疑問,榮耀最大的優勢依然是華為深厚的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比如這次發佈會上榮耀推出了一款免SIM卡全球數據服務業務,旨在幫助出境旅行、商旅人士以很低的資費在全球無障礙上網,這款應用的背後是華為全球營運商資源的整合。未來還有更多的華為技術被商用,無疑增強了榮耀的競爭力。

不過「單飛」後的榮耀依然面臨不少的挑戰,同爲廣東廠商的魅族在同一天舉行了新機發佈會儀式,樂視、美圖這樣的網路公司也先後加入了智慧型手機大戰;與此同時,國內智慧型手機經過幾年的爆發性成長之後已經顯示出成長疲態,這都是榮耀不能忽視的現實。對於華為內部而言,榮耀的成功也許意義更爲深遠:華為終端業務可以順勢「單飛」,2C業務也可以成爲華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等到與營運商、企業業務並駕齊驅之時,華為終端業務再謀上市一點都不意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