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供應鏈和證券化之間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

新冠大流行引發了對企業即時庫存模式的擔憂。
本文作者是威廉瑪麗學院的兼職講師

2008年美國住房危機暴露了證券化的缺陷。肯塔基州將部分住房貸款發放給挪威市政府等買家的不透明、高度複雜、相互依賴的過程,本質上是脆弱的。

讓它得以存在的極度自信從本質上就註定了它的失敗。當系統中的一條輸送帶出現故障時,整個鏈條就會崩潰。

大流行時代現在也引發了對準時制供應鏈模式的類似擔憂。來自臺灣的半導體短缺、巨大的「永賜號」在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的擱淺,以及現在40英尺(約合12米)長的金屬集裝箱的短缺,都給全球的生產帶來了海嘯般的衝擊。由於缺乏晶片,美國高度複雜、相互依賴的汽車生產體系已被嚴重破壞。

您已閱讀20%(276字),剩餘80%(11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