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FT《失控的市場》系列文章的一部分。本文作者是花旗集團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牛市中,一位價值投資者就給我們下了一個無敵的泡沫定義:「泡沫,就是如果我不持有,就會害我被炒魷魚的東西」。我也許應該在這裏結束這個專欄。但我會堅持下去。
我看到的每一個地方都在談論泡沫,而不僅僅是指爲了社交疏離而建立的社交泡沫。債券泡沫、比特幣泡沫、股票泡沫、科技股泡沫。就連關於泡沫的談話本身,也肯定有泡沫。
谷歌搜尋「股市泡沫」的趨勢達到了2004年以來的最高。我不知道該怎麼看,因爲之後市場還在不斷上漲。2007年,在全球股市下跌60%之前,很少有人在谷歌上搜索這個詞。
您已閱讀17%(286字),剩餘83%(1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