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香港股市

FT社評:香港股市的試探性復甦

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仍面臨多重障礙。

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近年來多次遭受打擊。首先是在北京方面於2020年通過國家安全法之前,香港警方與親民主抗議者之間不斷爆發衝突,而該法嚴重限制了香港的政治自由。隨後是新冠疫情引發的長期嚴厲封鎖。由於這個轉口貿易港的經濟與內地的命運息息相關,中國的房市崩盤和隨之而來的通縮式放緩使情況變得更糟。過去五年我們看到的報導是,跨國公司對這座城市望而卻步,投資者活動日益萎縮。不過,今年的前景讓人感到振奮。

香港股市經歷了令人鼓舞的好轉。根據畢馬威(KPMG)編制的不包括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交易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香港是全球第一大上市地,首次公開發行和二次發行共籌集139億美元。今年前六個月,超過200家公司申請在其證券交易所上市。6月有75家公司提出申請,創下單月紀錄。

近期的活動由中國公司的二次上市主導,包括籌集53億美元的動力電池集團寧德時代。週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在線零售商Shein也已祕密申請在香港上市,而先前該公司一直在努力爭取在倫敦上市。

您已閱讀39%(439字),剩餘61%(6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