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業是一門以人爲本的生意。客戶支付高額費用,希望能從善於分析的智囊那裏獲得明智的建議;而能言善辯的顧問則巧妙地維護著客戶關係。瑞銀(UBS)的一項實驗提出了一個問題:高階金融領域的人性是否被高估了。
瑞士銀行已經爲大約三十多位股票分析師製作了數字克隆體,生成由栩栩如生的虛擬人演繹的短影片。這些虛擬人會根據分析師的研究筆記表演腳本,連手勢和揚眉等細節都能還原。人工智慧的表現雖好但尚不完美,因此成品略顯詭異。不過,銀行表示,這些影片在客戶中的表現與傳統影片一樣出色。
複製在職員工或許是新鮮事,但人工智慧在銀行業的應用早已不是新鮮事。主要是員工而非客戶在使用這些技術。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在會議中使用一款筆記助手;高盛(Goldman Sachs)則運行「副駕駛」工具,協助從編程到翻譯等各類工作。將這些機器人限定在內部使用是理性的選擇:對於以超常智慧自居的品牌來說,所謂的「幻覺」或溝通失誤可能會帶來腐蝕性影響。
您已閱讀41%(419字),剩餘59%(6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