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機器人是如何威脅美國就業的?

隨著自動化在從零售倉庫到餐廳廚房的各個領域成爲現實,機器人使用的爭議也日益增加。

去年10月,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約25,000名成員罷工,導致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三十多個集裝箱港口停擺,引起了廣泛的恐慌。有人預測,由於這些港口處理著美國四分之一的國際貿易,停工可能每天給美國經濟造成高達45億美元的損失,重新引發通貨膨脹,並引發波及全球的連鎖反應。

結果,恐慌僅持續了72小時。經過匆忙的談判,並提出在六年內加薪近62%的提議,碼頭工人同意暫時復工——正如安德森經濟集團(Anderson Economic Group)執行長帕特里克•L•安德森(Patrick L Anderson)所說,這或許是「勞資管理歷史上最賺錢的三天」。

但在某些方面,這場鬥爭纔剛剛開始。雖然加薪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但工會真正的問題在於自動化——尤其是代表港口營運商和集裝箱承運人的美國海事聯盟(United States Maritime Alliance, USMX)提出的爲更多美國港口配備半自動化起重機的建議。

您已閱讀8%(451字),剩餘92%(50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