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是什麼讓泡沫成爲泡沫

價格、情緒和時間。

早上好。從我們開始寫這封信到寫到一半的時間裏,南韓宣佈戒嚴,然後又取消了。韓元最初下跌,但很快收復了大部分失地。這是政治對市場影響不大的又一個例子嗎?還是南韓的投資者特別爲動盪做好了準備?請給我們發郵件:羅伯特•阿姆斯壯和 伊登•賴特。

美國泡沫,第二部分

昨天我寫道,美國股市正處於泡沫中,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泡沫更有可能進一步膨脹,而不是破裂。今天,我將論證這是一個特定的美國泡沫,而不是碰巧是美國科技股的泡沫。然後,我將論證,說「這是一個不會馬上破裂的泡沫」實際上是有意義的,而不僅僅是發出沒有可操作意義的新聞噪音。

週二,我們指出,即使排除被稱爲「瑰麗七股」的大型科技股,美國和歐洲股票之間的估值差距仍然是歷史上最大的。我在這裏用歐洲作爲「便宜的全球股票」的簡單代表;這個論點應該是可以轉移的。然而,標普指數不含瑰麗七股與標普歐洲350之間的價值差距可能是由於不同的行業權重造成的。例如,標普493的市值中有17%是科技股,而歐洲350隻有7.5%是科技股。這必然是價值差距的部分原因。當然,如果歐洲有更多大型成長型科技公司,其股市價值會更高。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以下是美國和歐洲指數中各個工業部門的本益比。我將瑰麗七股視爲一個單獨的部門,以便更清晰地進行比較:

您已閱讀25%(534字),剩餘75%(16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