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自由派說的是另一種語言

「煤氣燈」、「角色扮演」、「意向性」——美國左派沒有意識到這對大多數人來說聽起來有多麼奇怪。
使用這種語言的自由黨人士往往對其他人聽起來有多麼奇怪毫無概念

四年前的冬天,當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最終讓位給喬•拜登(Joe Biden)時,我住在華盛頓。那段時間有一件事情讓我記憶猶新。即使不看新聞,對選舉結果一無所知,一個警覺的人走在街上,仍然可以猜到共和黨已經離開,民主黨已經入主。穿著有所不同。交通方式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日常用語有所不同。

爲什麼呢?嗯,你更有可能聽到有人發誓要「有意爲之」。或者使用「救贖弧」這個短語。或者指責第三者有「主角綜合症」。或者做某事是「表演性的」。你更有可能聽到「有毒」、「自戀」、「角色扮演」以及——稍後會詳細討論——「煤氣燈效應」。你的約會對象更有可能說,「我是個共情者」。

您已閱讀20%(319字),剩餘80%(12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