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非洲經濟

FT社評:非洲需要自己的信用評級機構嗎?

要扭轉非洲大陸的現金流問題,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非洲自己的信用評級機構。

在上週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會議上,非洲的債務問題是議程上的重要議題。約有20個低收入非洲國家要麼破產,要麼面臨債務危機。而在整個非洲大陸,高利率、通膨飆升和經濟疲軟使得疫後的債務堆積更難縮減。

地區政策制定者認爲「非洲溢價」也難辭其咎。他們說,這是各國在籌資時面臨的額外成本,僅僅因爲它們是非洲國家。他們稱這源於「三大」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標普全球、穆迪和惠譽——給出的信用評分中存在的偏見和不準確。這三家機構佔到全球評級市場的95%。

近年來,非洲各國的財政部長越來越多地表達了對其信用評級的擔憂,並呼籲成立非洲大陸自己的評分機構。就在本週,地區專家將在奈洛比舉行會議,討論如何改善整個非洲大陸的信用評估。非洲聯盟預計,自2022年開始籌建的非洲信用評級機構(AfCRA)將於明年推出。

您已閱讀28%(348字),剩餘72%(8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