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私募股權基金的附帶權益是如何運作的?

較低的績效費稅收幫助收購公司的高階主管積累了個人財富。

多年來,私募股權高階主管積累鉅額個人財富的方式一直是人們欽佩和爭論的源泉。

牛津大學教授盧多維奇•法利普(Ludovic Phalippou)有爭議地稱之爲「億萬富翁工廠」的核心是附帶權益(carried interest),即收購基金經理在出售投資時獲得的利潤份額。

也被稱爲「附帶」(carry),它是美國、歐盟和目前英國的一個常見政治爭議點,目前英國該行業正在等待新當選的工黨政府的稅務諮詢結果。

您已閱讀7%(197字),剩餘93%(26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