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失去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行業正從高峯跌落

中國消費者一直推動著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成長,但現在他們開始謹慎地管理自己的資金。

位於東京中心銀座區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和古馳(Gucci)旗艦店光彩奪目,絕非人們心目中的折扣店。這些店鋪由頂級建築師設計,位於日本最昂貴的地段,展示著奢華的商品。

但最近幾個月,這些地方擠滿了尋找便宜貨的中國遊客——他們飛往日本首都購買比國內更便宜的商品。日元的疲軟爲那些曾在中國大陸或在香港、歐洲購買服裝和配飾的人提供了機會。

在過去二十年裏,中國的有抱負的消費者一直推動著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成長,但現在他們開始謹慎地管理自己的資金。脆弱的國內經濟使他們更加謹慎,他們已經從封鎖後的「報復性購物」潮流中退縮。博柏利(Burberry)和古馳等品牌在亞太地區(除日本外)的銷售大幅下滑。

您已閱讀16%(313字),剩餘84%(16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