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日本央行該如何處理其龐大的股票投資組合?

日本央行已叫停ETF購買,但尚未表示將如何處理其巨量投資。
本文作者是日本《金融時報》特約編輯

14年來,日本央行收購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包含的股票相當於日本上市公司股票的7%左右。今年3月,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呼籲暫停央行非常規貨幣寬鬆計劃中的ETF購買。該行尚未宣佈將如何處理其500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組合。

但由於在安倍經濟學期間,約四分之一的股市漲幅與他們的股票購買有關,如果退出策略處理不善,可能會拖累日本股市。這也可能破壞日本央行的通膨目標。

爲什麼要退出呢?畢竟,在各國央行爲了支持經濟而進行量化寬鬆、因此蒙受巨大損失之際,日本央行的ETF投資組合帶來了罕見的利潤。據一些估計,股票購買規模累計達到37兆日元,如今已膨脹至約77兆日元。自從日本央行降低股票借貸成本以來,有關個別股票價格被扭曲的批評已基本消退。而且,正如巴克萊(Barclays)日本研究主管馬場直彥(Naohiko Baba)所指出的那樣,它們帶來的約1.2兆日元股息能派上用場。這足以支付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成本,抵消央行以至少0.25%的政策利率持有的準備金的利息成本。

您已閱讀29%(464字),剩餘71%(11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