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Telegram真的想上市嗎?

即時通訊應用獲得盈利並不容易,上市將改變權力結構,迫使其加大資訊披露力度。

祕密通訊應用Telegram聲稱,它正逐步接近盈虧平衡並且準備上市。通過展示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潛在可能性,它成功地獲得了更爲優惠的借貸條件。然而,與其反監控立場相符,該公司的財務細節仍然鮮爲外界所知。

聯合創辦人帕韋爾•杜羅夫(Pavel Durov)真的想要經營一家上市公司嗎?他過去曾經利用自己的私人財富來資助Telegram,並且希望保持控制權。選擇債務融資而非股權融資意味著他可以避免所有權被稀釋,儘管這會增加公司的總體開支。以前的投資者需求可能並不高。去年,他自己購買了發行的四分之一債券。

3月中旬,Telegram宣佈其通過債券銷售再籌得3.3億美元,使自2021年以來的債務融資總額達到23億美元。再次,潛在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被用作吸引投資者的手段。如果在2026年3月前上市,債券可以按照首次公開發行價格的折扣轉換爲股權。該公司聲稱其可能的估值爲300億美元,但並未提供任何詳細資訊來支持這一說法。

您已閱讀42%(412字),剩餘58%(5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