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人型」機器人預示著生產線將發生變革

對製造業工人進行人工智慧培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失業。

從蒸汽機到輸送帶裝配線,再到工廠產線的機器人,製造業一直是新技術的先驅。現在看來,人工智慧將成爲下一個,也許是最大的飛躍。但這對未來十年的就業意味著什麼?

應用:控制工廠,建議設備修理,設計產品,組裝零部件

製造業已經高度自動化,傳感器、軟體和電腦網路監控著工廠機器和工業流程的產出、數據、壓力和溫度。在有時寬達平方英里的廠區內,這種連接已變得必不可少。

美國工業集團漢威聯合(Honeywell)軟體部門技術長傑森•烏爾索(Jason Urso)指出:「例如,在煉油廠或石化廠,每天管理25萬至50萬桶石油並將其加工成汽油,可能需要數千臺——甚至數萬臺——儀器、設備和閥門。」

您已閱讀10%(288字),剩餘90%(2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