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Lex專欄:聖誕熱潮也無法讓「先買後付」投資者免於損失

「先買後付」貸款機構被困在無利可圖的商業模式和日益嚴格的監管審查之間。

年輕、愚蠢、啃老。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這樣描述「先買後付」(BNPL)用戶。

這種無擔保貸款形式允許用戶分幾次無息分期付款。其受歡迎程度正在激增。今年「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期間,「先買後付」的使用率成長了30%至40%。預計它將成爲今年聖誕購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2020年,Lex專欄就認爲「先買後付」是銀行不再願意做的那種高風險貸款。

您已閱讀30%(220字),剩餘70%(5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