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樂評家親測解密:人工智慧能讓素人成爲歌星嗎?

隨著音樂界大腕的AI克隆走紅,英國《金融時報》的流行音樂評論家開始了一項探索,複製他最喜歡的歌手的聲音。

就像火雞在談到耶誕節時打瞌睡一樣,我承認,當談到人工智慧時,我也會走神。或者說我曾經是,直到幾周前。在此之前,對我來說人工智慧似乎是至關重要和不祥的,但不知何故也是遙遠和不可理解的。但現在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不同之處在於人類的聲音不再是獨一無二的。

Deepfake人聲克隆來了。它們背後的技術並不新鮮,但在準確性和可用性方面的快速進步,使人工智慧生成的語音複製在今年走紅。微軟的Vall-E軟體聲稱,只需三秒鐘的音訊就能模仿一個人。雖然它還沒有向公衆發佈,但其他具有類似強大功能的產品很容易獲得。

今年1月,科技新創公司ElevenLabs發佈了一款強大的在線聲音發生器,引發了爭議。名人的假聲音立即在社群媒體上氾濫。抖音上的黴黴粉絲們虛構了泰勒絲的勵志資訊(「嘿,我是泰萊,如果你今天過得不開心,只要知道你被愛著就行了」)。在光譜的另一端,4chan噴子製作了名人發表仇恨言論的假音訊剪輯。

您已閱讀7%(400字),剩餘93%(54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