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矽谷思維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方宏進表示,如果人民幣要國際化、要在新型數字金融裏突破天花板,唯一有可能的是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3天前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方宏進表示,如果人民幣要國際化、要在新型數字金融裏突破天花板,唯一有可能的是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3天前

穩定幣、國債與貨幣主權:從香港到華爾街的數字博弈

林薇:穩定幣的監管元年已然到來,表面上是技術驅動的創新,實際上已涉及國家能力、貨幣地位乃至金融主權的深層博弈。
6月3日

穩定幣、國債與貨幣主權:從香港到華爾街的數字博弈

林薇:穩定幣的監管元年已然到來,表面上是技術驅動的創新,實際上已涉及國家能力、貨幣地位乃至金融主權的深層博弈。
6月3日

巴基斯坦的加密夢:祕密武器是年輕人

林薇:巴基斯坦的加密未來不是夢,它或許是一個國家崛起的開始。在比拉爾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個「連接者」角色。
4月15日

以太坊危機的本質,凸顯加密世界左右之爭

林薇:以太坊的危機本質上是創新的缺失,而非單純市場競爭。Solana 在此輪市場裏成功逆襲,不僅是技術上的優化,更是其商業化和市場策略的勝利。
2月18日

當加密預測市場Polymarket超越傳統民調時,背後寓意何在?

林薇:爲何一個博彩性質濃烈的加密預測平臺能夠如此準確的預測出美國總統競選這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爲何它比傳統民調更有效地預測結果?
2024年11月12日

NFT已死?

林薇:NFT市場的降溫,表明未來NFT行業的發展不僅僅依賴市場的投機行爲,而是更加註重實際應用和用戶需求。
2024年8月26日

從撲克桌到區塊鏈:一個加密先鋒對比特幣ETF及其未來的洞察

哈西布表示,比特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如果有人使用比特幣來表達一個金融投注,這並不妨礙其他人使用比特幣來實現財務自主。這是比特幣的美麗之處。
2024年3月7日

加密領域「雷曼危機」,中國Web3創業者何去何從?

林薇:Web3浪潮下,中國創業者爲何被如此邊緣化?曾經叱吒幣圈風雲的中國項目和創業者,應該如何破局?
2022年11月20日

專訪:與伊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談談NFT初體驗

林薇:在加密領域經歷暴跌之際,梅耶•馬斯克與Koda機器狗合作,一起推出了NFT作品。
2021年6月24日

NFT降溫引發去向思索

林薇:鑑於NFT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進步,及應用場景的豐富,NFT將會持續發展,並很有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再次因爲一個新的突破點而引爆。
2021年5月31日

比特幣能耗之爭

林薇:比特幣能耗之爭本質在於,它究竟有沒有真正的價值,若意識到其去中心化金融的創新性,那麼能耗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更創新技術解決的。
2021年5月19日

抗生素研發探索「付費訂閱」模式

疫情讓人們看到了未雨綢繆應對危機的價值。拯救生命的製藥企業自身的生存問題也至關重要。
2021年4月5日

氫:電力儲存的未來?

美國電力營運商試圖證明,氫可以是一種按需存儲的可再生能源。
2021年4月5日

氫:電力儲存的未來?

美國電力營運商試圖證明,氫可以是一種按需存儲的可再生能源。
2021年4月5日

他們心中的天堂

蒂姆·萊斯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音樂劇《耶穌基督超級巨星》引起了爭議,其開場曲也被不同的音樂家重新演繹。
2021年4月5日

機器人讓中產階級瑟瑟發抖?

軟體無聲無息地完成了白領的工作人物,包括行政管理和報告編寫。機器人恐懼症患者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是什麼襲擊了他們。有些人會失去工作。
2021年4月4日

美聯準將如何應對美國借貸成本的上升?

英國經濟反彈的力度會有多大?金價能否復甦?
2021年4月4日

美聯準將如何應對美國借貸成本的上升?

英國經濟反彈的力度會有多大?金價能否復甦?
2021年4月4日

Archegos爆倉揭開家族理財室隱祕的角落

Bill Hwang旗下投資公司的崩潰,使人們注意到家族理財室的資金規模竟然是是對沖基金的兩倍。
2021年4月4日

Archegos爆倉揭開家族理財室隱祕的角落

Bill Hwang旗下投資公司的崩潰,使人們注意到家族理財室的資金規模竟然是是對沖基金的兩倍。
2021年4月4日

蘋果要出擴增實境眼鏡?

蘋果推廣將於6月召開的全球開發者大會的圖片中,都出現了戴眼鏡的人物。
2021年4月3日

醫生的看不見的手

西醫一直被訓練成相信「正確的」手術一定到接近病人的地方進行。
2021年4月3日

「他給我的印象從來都不是一個冒險家」

曾歷經起落的基金經理Bill Hwang,如今正處在一場華爾街大混亂的漩渦中心。但他身邊的人卻稱,他並不像是個「麻煩製造者」。
2021年4月3日

Deliveroo創辦人威爾·舒:愈挫愈勇的拼命三郎

這位愛喫雞塊的華裔企業家88億美元IPO表現不佳,令倫敦金融城的科技抱負遭受重挫。
2021年4月3日

葛林希爾醜聞會牽連到英國首相強森嗎?

關於萊科斯·葛林希爾如何與英國這麼多高官的過從甚密的問題仍然存在。
2021年4月3日

Oatly:奶業革命還是「植物比特幣」?

有關這個熱銷燕麥奶品牌的討論話題,已經從其營養價值延伸到了其鉅額的市場估值。
2021年4月2日

「他給我的印象從來都不是一個冒險家」

曾歷經起落的基金經理Bill Hwang,如今正處在一場華爾街大混亂的漩渦中心。但他身邊的人卻稱,他並不像是個「麻煩製造者」。
2021年4月2日

i聽熱點:砸錢振興美國基建;華為被打壓一年後;中國整頓補教機構

FT中⽂⽹《i聽熱點》,每週帶給你不應該錯過的全球重要財經資訊及觀點,關注「i聽粉」,⼀聽就懂。
2021年4月2日

新冠病毒能成爲一個機會嗎?

儘管它帶來了可怕的健康和經濟成本,我們也有理由感到欣慰。
2021年4月2日

每日一詞(A): MARGIN CALL

小詞大世界,每天打卡,跟麥可林一起學單詞。
2021年4月2日

醫生的看不見的手

西醫一直被訓練成相信「正確的」手術一定到接近病人的地方進行。
2021年4月2日
關於泛矽谷思維
林薇 (Vivi Lin),資深國際媒體人及創新顧問,VIVI MEDIA GROUP創辦人;路透財經電視首箇中國籍英文主播;曾任財新傳媒雙語主播及製片,中國頭部區塊鏈媒體「火星財經」國際合夥人;《Vivi闖矽谷》節目出品人,旅居矽谷。 在世事紛擾與暗流湧動的時代,更需要我們擁有一雙敏銳觀察前沿趨勢的眼睛,一顆熱誠簡單的心靈及創新的思維。作者旅居國際創新之都矽谷多年,愈發體會到矽谷是一種思維,而不是一個地方 (「Silicon Valley is not a place but a state of mind」)。在本專欄中,作者聚焦泛科技領域出現的新趨勢,結合商業的視野,探索推動革命性創新背後的深層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