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俄烏戰爭的走向與烏克蘭的命運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川普政府捨棄烏克蘭與歐洲,同俄羅斯直接談判如何結束戰爭,並向烏克蘭索取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礦產權益,在全世介面前徹底暴露了其帝國主義本色。在當前局勢下,這也是俄烏戰爭和烏克蘭最可能的悲劇命運。最諷刺的是,美國前一任民主黨政府國務卿布林肯在一年前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引用的政治名言「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很可能就在菜單上」,在整整一年之後,被其政敵川普政府完美印證。

烏克蘭的命運

川普突然轉向俄羅斯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美國總統與莫斯科展開會談並批評烏克蘭,令盟友感到震驚。美國外交政策的這一戲劇性轉變會持續下去嗎?

川普稱澤倫斯基爲「獨裁者」,加深美烏裂痕

美國總統警告烏克蘭領導人「最好快點行動,否則他就沒有國家了。「

川普急於達成協議將讓普丁佔盡先機

美國與俄羅斯的緩和令基輔及其歐洲盟友感到震驚。

美國反對G7聲明稱俄羅斯爲侵略者

知情西方官員稱,美國代表反對G7領導人描述俄烏衝突時所用的「俄羅斯侵略行徑」等措辭及類似表述。

川普:烏克蘭挑起了戰爭

川普在與俄方會談後的首次講話中暗示烏克蘭早該舉行大選。

美國稱烏克蘭將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簽署關鍵礦產協議

國家安全顧問邁克•華爾茲在會議上表示,「經濟夥伴關係」將對基輔「有利」。

范錫向歐洲發出的真正警告

拉赫曼:在美國副總統眼裏,歐洲爭取自由的鬥爭不再關乎防範俄羅斯,而是關乎拯救「西方文明」,阻止大規模移民和「覺醒病毒」。

中美貿易戰2.0

中美貿易戰2.0對供應鏈的衝擊

邢予青:美國對華10%的關稅,看似低於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25%的關稅,但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的實際影響會非常大的。

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貿易體系:中國的挑戰與戰略選擇

陶志剛:全球化不會因川普的關稅大棒止步,但規則的重塑需要智慧與實力。中國若能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謀共贏,或將在新一輪貿易變局中佔據主動。

中國收緊關鍵技術、礦物和工程師出境管制

中國相關部門加大了某些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難度,並開始限制輸出某些關鍵技術。受影響企業包括富士康和寧德時代。

中國經濟

習近平會見中國科技巨擘,馬雲在列

習近平在與一些中國頂級企業家舉行的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分析師認爲當局在對民營部門釋放出更積極的信號。

習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時刻」安撫民營部門

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尋求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提到「兩個毫不動搖」原則,並希望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

在歐中國車企的「韌勁」一面

張冬方:難道中國車企在歐洲只能靠接手歐洲品牌、以歐洲面孔出現纔有機會嗎?

供應鏈外遷的機遇和挑戰

劉遠舉:通過在全球靠近優勢資源,構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國企業就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保證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中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