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週,FT中文網重點關注了中國經濟的多重挑戰和潛在機遇,涵蓋出口、消費、房地產以及商業環境。我們報導了揭示地方政府執法中的「遠洋捕撈」現象,2024年80多家上市公司高階主管被拘留,加劇企業家焦慮,削弱商業信心和投資意願。專欄作家劉海影分析,2025年中國出口將因美元走弱及人民幣升值而受壓,同時受全球產業鏈重組及川普政策影響,出口可能弱於2024年。專欄作家沈建光強調,中國在2025年的政策力度,包括財政擴張和貨幣寬鬆,需以提振市場信心爲重點,超常規政策能否使經濟企穩仍具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

展望2025:信心迴歸的三個藥方

徐瑾:中產失去消費慾望之際,「淡淡的」也成爲年度關鍵詞。從經濟週期角度,2025年或許是一個谷底,應該能看到一些希望,問題在於提振信心。

中國領導人新年講話體現成長是頭等大事

習近平在電視講話中表示「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強調要爲弱勢羣體提供支持,並重申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

中國中央政府尋求打擊「遠洋捕撈」式執法

2024年有80多家滬深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被拘留。中國總理李強最近呼籲加強對企業相關執法的監督。

2025年中美經濟十一大展望

劉海影:2025年美股、美利率債、日股、歐股等資產今年應該考慮降低配置,而中國A股、加密幣、現金等資產的配置在2025年應該考慮予以提升。

精準「經濟緩釋」優於簡單「經濟刺激」——詳解本輪增量政策的特徵、效果與政策空間

張林:當前增量政策的最突出特徵是「精準」而不是「刺激」,這是政策效果在短期內得以發揮的重要原因,也決定了政策效果具有較強可持續性。

全球經濟

2025展望:全球經濟的六大變數

沈建光:2025年全球經濟存在幾大變數,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各有都問題。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出現大波動、大分化,也值得關注。

2025年的歐洲會帶給投資者驚喜嗎?

西蒙•尼克松:儘管在進入新年之際歐洲的形勢不樂觀,但依然有幾件事情可能提振市場情緒。

預測2025年的世界

FT的作者們對新的一年做出了自己的預測:從烏克蘭實現和平的可能性,到川普與馬斯克的友誼能維持多久。

下一次金融危機可能出現在哪裏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警告的,私募信貸的不斷成長帶來了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