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面臨多方壓力。各地散發疫情仍不斷擾亂工業生產、旅行與物流;而今夏的異常高溫天氣也令多地能源供給緊張。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通過,令中國晶片行業及諸多相關高科技產業在中長期面臨更多脫鉤風險。

中國經濟

經濟問題背後的機制:歐美與中國對比

許成鋼:中國面對的問題和發達國家是非常不相似的。表面上看,好像碰巧都遇到了困難,但實際上,除了在疫情方面相似,其他全部不相似。

晶片上的突破暴露中國的戰略兩難

中芯國際被曝出取得了一個突破,開始向客戶交付「7奈米」晶片。那麼,該公司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和資金來量產這種晶片?

空置率又預警,這次狼真來了嗎?

徐瑾:5年前,大多數人擔心房價要漲,空置率高喊20%,也阻攔不了上車熱情;而今,12%的數據卻需道歉。空置率,是不是狼來了的故事?

「救火式」降息背後的邏輯和推演

蔡浩:本次降息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傳導至貸款市場,而且與以往不同,政策目標除了支持實體企業外,應該還有減輕居民房貸負擔、提振樓市情緒的意圖。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經濟呈現「脫鉤」趨勢的一週

曹辛:拜登簽署晶片法案,八家中國央企在美國退市,強化了中美經濟脫鉤的輿論聲勢,但另一種聲音認爲中美不會那麼快地脫鉤。

有望獲得流動性支持,中國地產股上漲

有報導稱,中國政府計劃指定國有企業爲部分房企新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進行承銷和擔保,從而向它們提供流動性支持。

Lex專欄:長江流域乾旱將中國推向煤電

持續的乾旱將損害水電作爲可靠能源的地位,並導致中國向煤炭傾斜,而這會增加碳排放。

高溫導致電力短缺,中國加大燃煤發電

長達數月的熱浪和少雨導致四川水庫缺水,水力發電受到嚴重影響。中國將向煤電企業提供政策支持,以維持電力供應。

富士康和豐田因四川限電受到影響

乾旱和熱浪導致四川水電短缺,該省宣佈限電爲未來一週的高溫做準備。豐田和富士康四川工廠停產。

贛鋒鋰業:錢雖好賺鋼絲難走

西方對中企的敵意與日俱增,北京方面也有種種要求需要滿足,贛鋒鋰業將發現自己在走鋼絲。

全球經濟

《晶片法案》突顯美國經濟辯論轉向

卡斯:你也許以爲共和黨人會從抵制「大政府」的方向反對《晶片和科學法案》,但該黨發出的批評實際上來自相反方向。

歐洲深陷「滯脹」困局

沈建光:俄烏衝突導致當前歐洲深陷「滯脹」困局,未來滑向衰退已不可避免。若歐洲的能源危機無法緩解,僅靠歐央行加息的作用不大

IMF:中東國家將獲得1.3兆美元石油暴利

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價格上漲,未來4年,能源豐富的中東國家將額外獲得至多1.3兆美元的石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