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美國民主黨通過艱難的黨內妥協達成的1.2兆美元基礎設施法案,讓支持率屢創新低的拜登政府喘了一口氣。但與此同時,通膨壓力已經在美國經濟迅速擴散開來,也將成爲下一步困擾拜登政府的又一個政治難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也承擔著多重壓力:恆大危機緩慢而穩步擴散至更多房企,地方政府和國有銀行業也如履薄冰,不能不讓人擔心明年房地產稅試點的實際執行情況。能源短缺的陰雲尚未散去,而國內新一輪疫情尚未達到受控的拐點,相關防疫措施也將影響工業和消費活動。
中國房地產業動盪持續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借款成本升至十年新高
在中國房地產企業急需現金以避免債務違約之際,整個行業面臨借款成本過高的問題。該行業正努力應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放緩。
Lex專欄:佳兆業加劇市場擔憂
佳兆業拖欠付款比規模較小的房企違約更讓市場擔憂。這家開發商約110億美元的美元債券中,三分之一將在未來12個月到期。
恆大與地方銀行關係被起底將帶來新威脅
知情人士稱,監管機構對恆大與盛京銀行之間關係的調查已到最後階段。先前的售股,令人擔憂恆大依靠其部分持股的銀行進行融資。
美聯準:中國房地產業動盪對美國構成風險
美聯準發佈最新《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中國房企的債務危機可能波及全球,還提示了「網紅股」對金融系統的潛在影響。
全球通膨壓力
美國物價以30年最快速度上漲
供應鏈阻滯和更廣泛的通膨壓力使10月CPI同比上漲6.2%,爲1990年以來最快的漲幅,證明通膨壓力比美聯準最初預期的要持久得多。
美聯準:2022年可能具備加息「必要條件」
美聯準副主席克拉里達表示,只要美國經濟走向符合預期,美國央行加息所要求的經濟標準有望在2022年底前達到。
中國10月PPI漲幅創26年新高
中國10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3.5%,爲1995年以來最大月度漲幅,主要受能源短缺和大宗商品價格創紀錄影響。
1970年代的滯脹不太可能重演
陳敏蘭:1970年代能源危機無疑是引發滯脹的主要原因,而如今能源短缺現象與那時不同,當前供應瓶頸並非永久性,且央行控制高通膨的能力已改善。
爲什麼說技術創新能夠阻止通膨
福魯哈爾:關於通膨的討論忽視了一點——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技術進步可能是最強大的反通膨力量。
中國經濟
共同富裕紅利的擴散途徑
劉遠舉:理解創新紅利的產生及其擴散管道,並提高其效率,才能高效地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中國房價調控面臨多重挑戰
中國近年一直在謹慎控制房價上漲,但在房地產行業收縮、多家開發商違約之際,部分地區的官員也在採取行動阻止房價反向波動。
瑞幸起死回生了嗎?
陳歆磊、曾小鏵:瑞幸是如何做到在漲價的同時還持續獲客呢?如果想要重新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瑞幸可能需要重點解釋其中的邏輯。
新經濟與新技術話題
EDG加冕爲王,爲中國電競帶來一場「及時雨」
張翌楠、陳泓宇:對整個行業而言,EDG奪冠意味著多年努力終於得到回報。電子競技在不斷尋求體育化的道路中,邁出了標誌性的一大步。
豐田汽車能戰勝特斯拉們嗎?
肖波:面對創新光環和資本加持的特斯拉,豐田能贏得決定未來王座歸屬的世紀之戰嗎?
2022年數字經濟展望:數字時代的演化與突破
程實、高欣弘:展望2022年,數字經濟實體化與虛擬實境「雙循環」演化趨勢將繼續強化,產業數位化向第一、二產業滲透,對數字商品的需求將顯著提升。
蘭德公司2021年軍民兩用量子技術主題報告評述
黃鎣祺:隨著中美兩國競爭從貿易和投資轉向以先進「軍民兩用技術」爲核心的博弈,中美兩國都在進行廣泛動員以實現在關鍵領域的關鍵突破。
特別推薦
平民企業家張瑞敏
周掌櫃:「身份的證明」是貫穿張瑞敏個人發展、管理思維和戰略邏輯的主線,這背後交織著個人命運和時代變遷的複雜關係,這也是本文的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