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最後一週,中國金融市場遭遇罕見的震盪。一方面,中國政府對課外輔導產業忽出重拳打擊,讓多數國人和國際投資者猝不及防,恐慌情緒從教育類中概股迅速擴展。目前市場雖有所反彈,但仍舊處於驚魂未定的震盪中。另一方面,南京祿口機場防疫失守,Delta變異病毒正在中國多個城市擴散,此後的嚴格抗疫措施對下半年經濟必然造成衝擊;而剛剛遭受極端氣象災害重創的河南等省,疫情發展形勢也不容樂觀。未來幾周,國內外金融市場對這一系列負面衝擊的反應讓人高度關注。

中國整頓補教行業掀起軒然大波

俞敏洪的小時代

周掌櫃:時至今日,俞敏洪和他所代表的小時代漸漸遠去。今天他們共同經歷的不僅僅是教育行業的雪崩和哭泣,也夾雜著這個時代的陣痛與苦楚。

騰訊暫停WeChat新用戶註冊 中國科技股大跌

WeChat已暫停新用戶註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安全技術升級。騰訊股價出現10年來最大跌幅,恆生指數也大幅下挫。

中國證監會試圖安撫國際投行

中國證監會週三晚與國內外金融企業高階主管舉行電話會議,試圖在打擊民營補教產業的政策引發震盪後安撫投資者情緒。

中國重拳整頓培訓產業觸發股市大跌

國際投資者週一賣出2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中國政府打擊教育企業的行動引發了外界對中國將進一步收緊監管的擔憂。

中國整頓補教行業傷及外國投資者

中國補教行業監管新規對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及外國投資嚴加禁止,這可能抹去投資機構的鉅額投入。

中國補教行業在監管重壓下尋找生路

在主要收入來源被切斷後,這個上千億美元產業的領軍企業正在爭相調整業務模式,有的已在裁員或準備轉型。

歐洲投資機構:近期中國市場動盪只是「噪音」

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的執行長韋爾曼表示,資管行業應該用長遠眼光看待中國,要學著面對與之相關的噪音和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

貨幣年內或到頂,降準之後有降息

胡月曉:貨幣當局多次明示中性穩健貨幣政策,市場對此也形成了明確共識;在通膨預期強烈情況下,市場普遍預期貨幣環境將維持穩中偏緊格局。

房地產走向「公共屬性」

周浩:整體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已經轉向「公共品」,並越來越強調「公平」。很多人或許會發現一個殘酷事實,即房地產供應量早遠超居住需求。

南京的Delta毒株防禦戰任務艱鉅

葉勝舟:南京疫情反彈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即傳播地點特殊、發現時間偏晚、區域性超級傳播、內部管控硬傷、擴散多省多市。

中美關係

謝鋒:美對華政策「極其危險」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在天津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會談時表示,中美關係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在於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拜登政府高官爲何執念「從實力地位出發」?

王鵬:實力地位與秩序地位的互動作用使拜登政府執念「從實力地位出發」的說法,同時也不排除對華設置「話語陷阱」的策略考量。

中資在美境況談|限免

本期音訊中,FT中文網編輯與美國中國總商會研究總監,以及一位赴美多年的製造業中國企業家,共同探討當下出海在美中資切身感受到的複雜政經環境和他們的應對策略。

每週時事分析:美國運作東盟與中國對峙難以成功

曹辛:美國難以拉東盟與中國抗衡,根本上是當前美國自己的對華政策使然。美國難以成功的前提是中國自身在域內的行爲必須保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