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當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堵在五一長假的路上、在風景區排隊的時候,世界仍舊是一片亂糟糟。全球矚目的印度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連續多天報告確診數量超過40萬人——當然,全世界都知道實際的數量必然數倍於此。美歐之間就新冠疫苗專利豁免與否出現矛盾。一直被認爲是中國對歐洲關係重大勝利的中歐投資協定正變得岌岌可危。中國成功發射的長征5B火箭箭體在西方媒體報導中以「失控」姿態墜回地球,引發了世界各地的擔憂、批評甚至網民「拼火箭梗」的集體狂歡,直到北京時間5月9日上午火箭墜落印度洋,並未造成任何損害。火箭事件成了中國與西方「平行輿論場」的最新例證。

中國經濟

人口減少阻擋不住中國崛起

拉赫曼:人口結構將一如既往地塑造世界政治。但在21世紀,年輕人口成長與國力增強之間的歷史聯繫,正讓位於一些更復雜的因素。

貨幣充裕時代,爲何資本不足?

胡月曉:資本本質上是一種生產關係;貨幣等各資料之所以成爲貨幣,背後體現的是企業家精神。只有抑制樓市泡沫,才能激發全社會企業家精神。

亞洲經濟因新一輪疫情面臨挑戰

在歐美經濟因疫苗逐漸反彈之際,去年受疫情打擊較小的亞洲經濟體正面臨挑戰,美國加息可能導致「縮減恐慌」重現。

中國與西方

美貿易代表暗示不久將與中方會晤

這是拜登政府準備與北京方面就貿易緊張局勢進行磋商的首個跡象。中美最高貿易官員至今未曾會晤,已經引起了企業的擔憂。

布林肯拒絕「美中冷戰」說法

美國國務卿在接受FT總編輯哈拉夫採訪時表示,美國認識到國家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同時美國不認爲其他國家「需要切斷或終止」對華經貿往來。

每週時事分析:歐盟「暫停」推動批准中歐投資協定的邏輯

曹辛:瞭解歐盟行爲的邏輯,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而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既有兩國歷史和政治文化的差異,也有雙方當前內政的誘發因素。

澳洲重審達爾文港99年租約

在澳中關係惡化的背景下,澳洲國防部開始審查是否應撤銷2015年由該國地方政府授予山東嵐橋集團的達爾文港租約。

疫苗專利爭議

美國支持豁免新冠疫苗專利 中國疫苗股受衝擊

復星醫藥、康希諾生物和沃森生物股價大幅下挫,這一市場走勢突顯出美國週三發佈的聲明所造成的國際影響。

默克爾反對美國豁免新冠疫苗專利提議

德國總理稱此舉將「嚴重影響」全球疫苗生產。她表示,疫苗供應的限制因素是「產能和高質量標準,而非專利」。

馬克宏指責「盎格魯-撒克遜國家」阻礙疫苗出口

法國總統在歐盟峯會上的發言將矛頭對準美國,他認爲與疫苗出口禁令相比,有關豁免疫苗專利的討論只是次要問題。

世衛組織批准緊急使用中國國藥新冠疫苗

這項授權表明國藥新冠疫苗可以安全使用,也意味著該疫苗將被納入世衛組織的「全球新冠疫苗獲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