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的重要職位人選及其對中美關係的意義,是過去一週各方關注焦點之一。上週拜登宣佈其國家安全團隊關鍵職位提名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對華最強硬鷹派人物之一馬爾科•魯比奧冷嘲熱諷道「[They] will be polite & orderly caretakers of America’s decline」,可翻譯成「這幫人將彬彬有禮地、井然有序地看護著美國的衰落」。我們當然不能指望共和黨大佬對下一屆民主黨關鍵閣員發表任何客觀公允的評論,但這番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兩黨在關鍵國際問題上的分歧;當然,也有很多分析認爲,拜登內閣中對華務實強硬派仍將佔大多數,有序的遏制與對抗在所難免。

拜登當選與中美關係

中國祝賀拜登當選的國際影響

王英良:中國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公開承認拜登當選的「合法性」,亦是在含蓄否定川普連任的「合法性」。

習近平祝賀拜登當選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喬•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目前只有普丁等少數國家領導人尚未向拜登表示祝賀。

拜登的「第二自我」——下一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已在民主黨外交政策圈活躍30年的布林肯,被美國當選總統選定爲國務卿。據信他將提升民主和人權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分量。

拜登任命國家安全團隊官員

美國當選總統任命安東尼•布林肯擔任國務卿,傑克•沙利文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克里擔任氣候問題總統特使。

拜登外交政策應避開傳教式的理想主義

加內什:拜登在對外政策方面不應設置不切實際的道德標準,過於看重外國政權的內在性質將會限制美國的選擇。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到2035年翻番可能嗎?

佩蒂斯:想要實現這一點,必須要麼無限制增加債務,要麼通過再分配將收入向普通家庭轉移,從而提振消費。兩樣都不太可能。

螞蟻集團IPO被暫停給出的教訓

觀察人士正在研究本月這一出乎意料的政策舉動將產生什麼深遠的漣漪效應,以及誰將是未來的受害者和受益者。但答案並不簡單。

新規促使投資者反思中國科技股

中國科技巨擘在新冠疫情期間吸引大量投資,但在中國發布反壟斷新規草案後,投資者正在審查對這些股票的創紀錄持有量。

中國新冠疫情冬季區域性反彈:問題與應對建議

葉勝舟:浦東國際機場承擔全國一半以上入境航班和境外輸入病例。上海爲中國做出特別貢獻,浦東爲上海做出特別貢獻。

中國政府承諾嚴厲處罰「逃廢債」

中國債券投資者普遍認爲,國企無論財務狀況如何,都享有政府隱性擔保。但最近發生的多起違約事件打破了這種看法。

違約擔憂推升中國國企借貸成本

中國國企被迫以更高利率發行債券,新發債券平均票面利率已達到5.7%,高於今年前三個季度,但這尚不足以恢復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Lex專欄:陸金所成爲賣空對象

在美上市才三週的陸金所從熱門股票變成賣空者的目標。自螞蟻被暫緩上市以來,陸金所股票的空頭頭寸躍升六倍以上。

外貿與外交

對華依賴令德國陷入兩難

霍爾: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使外界質疑,柏林是否願意回應歐盟內部要求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壓力,及接受拜登領導的新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印度制裁迫使中國科技公司放棄印度

隨著印度政府繼續開展針對中國科技公司的行動,宣佈又禁止43款中國應用,中國科技公司被迫考慮退出印度市場。

中國將對澳洲輸華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

隨著兩國間外交和貿易糾紛不斷加劇,中國表示將從本週六起對澳洲輸華葡萄酒徵收107%至212%的反傾銷稅。

中國和日本將恢復商務旅行

中國外長王毅結束訪日之際,兩國宣佈將在下月底前恢復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商務旅行,並推進多邊貿易協定談判。

特別推薦

人工智慧終於接近人類智慧了嗎?

GPT-3被譽爲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突破,有人認爲它甚至顯示出初步意識跡象,另一些人則指出GPT-3存在可笑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