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懸念持續到最後一刻

美國大選前最後幾天,隨著拜登與川普的民調結果保持差距,川普及其支持者的的言行愈發出格。越來越多的美國分析人士擔憂計票結果未必能儘快宣佈;而選舉結果爭議引發某種程度的美國內亂,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加。正受到空前嚴重一波疫情侵擾的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還將受到何種衝擊?

美國大選最新民調追蹤:拜登和川普誰領先?

FT即時追蹤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的最新民調數據,看看各州民調將如何轉化成最終的選票。

世界必須爲美國大選的爭議性結果做好準備

阿什:今年的美國大選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世界其他民主國家應以冷靜、深思熟慮的方式對待,幫助確保選舉過程的自由公平。

大選後的美國會「分裂」嗎?

劉裘蒂:不論川普連任與否,大機率美國社會和政治鬥爭都將持續表現爲日益撕裂狀態。分裂的美國對中國有好處嗎?

美國商界與川普「割席」

隨著川普勝選的機會看起來更小,近來美國主要行業協會、企業執行長、投資者等隱晦地譴責了川普不願和平交接的想法。

美國大選關乎美國在全球的角色

沃爾夫:川普連任或許會摧毀羅斯福留下的全部政治遺產,但即便他敗選,這種危險也不會消除——除非美國政治徹底改變。

十字路口的美國:美國學者談2020年大選

加爾文大學榮休教授史密斯德、歷史學家卡朋特、管理學教授洛絲受訪,談美國大選和疫情下的社會問題。

螞蟻IPO與馬雲的新戰爭

馬雲刷屏:「新」金融與「老」監管,誰對誰錯?

徐瑾:馬雲演講刷屏金融圈。中國是否不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新金融如何監管?直接判斷對錯動機,意義不大,我們更應該思考背後趨勢和大背景。

FT社評:螞蟻崛起是中國的成功故事

就目前而言,螞蟻崛起是中國的一個成功故事。該集團的創新及可媲美西方的服務值得肯定,但它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重大障礙。

馬雲演講:「確定」和「不確定」

周浩:馬雲演講引發爭議,討論變得熱烈且割裂。如果從一個宏觀角度來看,馬雲的看法中存在著「確定性」以及「不確定性」,如何區分二者?

馬雲在螞蟻上市前抨擊國際金融規則

馬雲稱,巴塞爾規則不適合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只講風險控制,不講發展,很少去想……發展中的國家機會在哪裏」。

螞蟻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

秦勇:螞蟻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應當說它既不是金融,也不是科技,而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重要戰略,這個戰略與中西價值分野異曲同工。

中國經濟

勿對中國的崛起視若不見

達里奧:長期來看,決定國家成敗的是一些永恆和普遍的真理。按照一些客觀衡量標準對比中國和美國,會發現基本面顯然有利於中國。

新疆喀什地區183例新冠陽性傳遞的新信號

葉勝舟:據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通報,10月24日至27日,喀什地區疏附縣分別新增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1例、137例、26例、19例,四天累計陽性183例。

中國經濟戰略轉向「內循環」

中共中央委員會在結束年度規劃會議時宣佈優先擴大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內需,並提出「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美國允許向華為銷售非5G用途晶片

美國正允許越來越多晶片公司向華為供貨,只要這些零組件不會用於華為5G業務。這或許意味著,美國製裁對華為整體業務的威脅可能沒先前想得那麼嚴重。

人民幣:短期聽「故事」,長期看時代

胡偉俊:經歷了低通膨和強美元的十年之後,未來又會怎樣呢?是否會出現弱美元和再通膨的全球大勢,將是決定人民幣長期走勢的關鍵。

分析:中美「脫鉤」被誇大了嗎?

儘管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證據顯而易見,但許多公司的對華業務卻在穩步發展。科技和金融領域也在見證,中美關係其實正變得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