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週之內,我們對迅速演進的新冷戰格局下中國與其他幾大國的關係做了一個梳理。商業層面,抖音國際版TikTok一日三變的命運,牽扯了全球無數青少年、政客和投資者的心。幾個月前,我曾經簡單粗暴地做了這樣一個排比:在中美脫鉤的大背景下,華為就是……華為;TikTok是社群媒體領域的華為;華大基因有苗頭成爲基因科學領域的華為……現在看來正在一項項成真。那麼,下一個「華為」將出現在哪個戰略性領域?

新冷戰時代的大國關係

中美博弈:經濟關聯,能否避免戰爭?

徐瑾:經濟對於戰爭與和平的影響,到底是怎麼樣的?對此,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論不同。大國之間,如何避免貿易—安全形勢的惡性循環?

中美衝突主導市場情緒

周浩:中美關係再度陷入「互相攻擊」模式。對中方來說,變被動爲部分主動則是大的政策考量。雙方的苦戰卻仍將持續,市場如何反應?

中美對峙下的美國盟友們

劉裘蒂:在中美對峙和新冠疫情的國際情勢下,美國傳統盟友如何看待中美關係,形成影響中美交鋒的一項重要考量。

中國駐英大使就當前中英關係發出警告

劉曉明敦促英國保持獨立性,避免受美國脅迫而對北京方面採取「敵對」立場,不要讓「冷戰分子」「綁架」中英關係。

美國試圖利用俄中關係裂痕

有跡象表明,中俄兩國並不像人們有時擔心的那樣緊密一致,這讓某些人產生了美國可以與俄羅斯合作對抗中國的希望。

日本謹慎處理對華關係

日本在香港問題上的反應表明其與中國脫鉤的不切實際,也說明華盛頓要建立一個對抗北京的聯盟有多麼困難。

澳洲在美中之間「走鋼絲」

在美澳兩國外交、國防官員進行了兩天會晤後,澳洲外長表示,澳「無意損害」與中國的關係。

中國新型兩棲攻擊艦計劃浮出水面

招標檔案顯示,中國可能正在研製「076型」兩棲攻擊艦,該艦艇可能配備電磁彈射系統,幷包含有關無人戰鬥機的先進研發成果。

新冷戰衝擊全球商業秩序

TikTok易主提議無法消除美對華鷹派顧慮

美國國會的一些對華鷹派人士表示,即使中國所有人從TikTok完全撤資,也不能消除他們對資訊保安問題的擔憂。

英國核電政策受質疑:「還想不想要核電?」

英國大臣們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發佈一項新的能源政策,而中國是否還能繼續參與這一敏感行業存在著不確定性。

高通與華為達成長期許可協議

高通公司股價週三升至創紀錄高位,先前這家晶片製造商發佈了強勁的收入預測,並宣佈與中國華為達成長期許可協議。

被美國「拉黑」並未阻攔中國AI企業前進腳步

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新創企業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正在籌資並拿下海外合同,突顯出這些有希望的科技新創企業經受住了挫折。

中國經濟

經濟內循環,如何緩解四大結構性失衡

沈建光:疫情助推逆全球化,存在四大失衡。需求恢復慢於生產,三產恢復慢於二產,中小企業恢復弱於大型企業,實體與金融冷熱不均,如何應對?

「雙循環」的演進之路:2020與1913

程實、錢智俊:2020年中國經濟邁向「雙循環」新格局,與1913年前後美國經濟「雙循環」演進形成呼應,指向了大國經濟發展和全球格局迭代的一般性規律。

下半年中國經濟三個關鍵詞

劉海影: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涉及到三個關鍵詞:問題、工具與挑戰。同時我們需要分別看看,政府、家庭與企業分別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特別推薦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

周掌櫃:本文將從揭祕拼多多產業鏈的真實情況開始,致力於回答三個追問,力求展現多面而複雜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