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世界的瘟疫

這一場空前的大流行病,不但在經濟上沉重打擊了經濟全球化,更將在地緣政治和安全層面改變世界未來的面貌。中國官方媒體開始隱晦地提到應對疫情後的「劇烈衝突風險」,並不是空穴來風。

歐洲正在失去義大利?

歐盟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的表現,讓義大利的親歐派都感到心寒,後者越來越覺得本國正被鄰國拋棄。

新冠疫情拉大美歐鴻溝

庫柏:面對疫情,美歐有相似之處,但在一些性命攸關的問題上,兩者大不相同,所體現的世界觀分歧即使在川普卸任後可能也無法彌合。

川普威脅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資金

川普批評世衛組織「以中國爲中心」,錯過了發現疫情的時機。但在媒體追問下,川普又表示只是考慮會暫停提供資金。

歐盟:全球爆發防疫用品搶購大戰

歐盟危機管理專員萊納爾契奇稱,「很難安排一次有序的採購」。近日多國宣稱它們訂購的口罩、呼吸機中途被轉運美國。

中國經濟

新冠疫情衝擊下中國企業和政府的對策選擇

傅曉嵐、楊志遠:新冠疫情衝擊下,全球價值鏈日趨區域化、簡單化、多元化和不均衡。中國應主動應對,以科技創新驅動智慧、綠色和健康價值鏈,力爭更大主導權。

帝亞吉歐:中國餐飲管道酒類銷售開始恢復

在數十個國家的嚴格抗疫措施沉重打擊酒類銷售之際,全球酒商近來關注著世界最大飲料市場,尋覓迴歸正常的跡象。

房地產市場:小陽春還是寒冬凜冽?

劉遠舉:央行的確在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目的是降低融資成本 優化供給結構,給予小微企業更多支持,這很難導致樓市火爆。

疫情下的消費券與數位化「新基建」

翁一:此次消費券政策的實施系由各地政府與網路平臺攜手完成,其中還可以看出未來中國服務業全面數位化的端倪。

全球經濟

爲什麼2008年的金融危機難以重現?

樊磊:美國是否面臨新一輪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疫情之下,美國面臨的是流動性危機還是信用危機?是經濟衰退還是金融危機?

分析: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爲什麼無力支撐油價?

歐佩克與俄羅斯同意合計將石油日產量削減1000萬桶,但交易員認爲這抵不過疫情期間封鎖措施導致的石油需求減少。

FT社評:美聯準的激進措施給未來埋下隱患

美聯準的激進措施穩定了金融體系,但將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社會化給未來埋下隱患,未來挑戰是如何恢復到正常政策。

窮國抗疫,封鎖的代價是否大於疫情本身?

皮林:在貧困國家,居家隔離等於把人們禁閉在擁擠的蝸居,非正式工作者將斷了收入,政府也可能因爲抗疫而忽視其他疾病。

歐美多數經濟學家支持「封鎖式」抗疫政策

最新調查顯示,大西洋兩岸學術圈裏的經濟學家幾乎都支持各國政府爲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採取的封鎖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