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馬斯克

川普與馬斯克將爲共同利益而和解

葉勝舟:「特馬」關係遠未到山窮水盡,馬斯克遠未出局。目前的第二波互撕,不妨視爲雙方再次公開要價,試探對方忍耐底線和讓步底線。

美東時間7月13日,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發佈面向美國政府客戶的新產品,名爲「Grok for Government」,將通過美國總務管理局的安排,供聯邦政府部門購買。7月14日,美國國防部宣佈與四家公司各簽署一份上限高達2億美元的合同,以推動先進AI的軍事應用,其中一家爲xAI。

和則兩利,分則兩傷。這兩個最新的商務合作清晰表明,馬斯克與川普雖然關係緊張,但遠未決裂,可以公開互撕,不至於分道揚鑣。同時也向資本市場發出清晰信號,馬斯克依然是川普政府的合作對象,他的公司依然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有利於降低未來多輪融資成本。

雙方都有和解的意願和行動

2月7日,馬斯克在X上發文,高調@川普的賬號示愛,「我像一個直男愛另一個男人那樣愛唐納•川普。」不足四個月,就隔空互懟,火藥味十足。

6月5日,川普和馬斯克開始在社群媒體上互相辱罵。川普攻擊馬斯克「徹底發瘋」、「非常失望」、影射吸毒,馬斯克攻擊川普「忘恩負義」、「應該被彈劾」、影射牽涉蘿莉島事件。

這兩個極度自戀的人,情緒波動大,衝突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晚,億萬富翁阿克曼呼籲兩人「爲偉大國家的利益和好」時,馬斯克回覆:「你說得沒錯。」

6月6日,川普接受媒體採訪時,祝馬斯克一切都好,馬斯克隨後在X上回應「我也一樣」,強烈表明兩人都不希望決裂。

6月9日,馬斯克的父親埃羅爾告訴路透社,刻意強調客觀因素、淡化利益衝突,聲稱川普和馬斯克之間的爭吵是由雙方數月來的巨大壓力引發的,同時打圓場說,人們有時在「一時衝動」的情況下無法清晰地思考。

同日雙方又隔空友好互動。川普表示,如果馬斯克打來電話,他不會有問題,「我們以前關係很好,我祝他一切順利——非常順利。」馬斯克則用一個紅心表情符號回覆上述言論。

據《紐約時報》引用三名知情人士(按:大機率來自白宮)的訊息報導,馬斯克6月6日與副總統范錫、白宮辦公廳主任威爾史東電話,討論如何與川普緩和關係,兩人敦促馬斯克結束這場公開的爭執。7日,馬斯克主動刪除X平臺上川普在「艾普斯汀(客戶)名單中」等相關內容的兩帖。8日,馬斯克在X平臺轉發川普兩條有關強硬鎮壓洛杉磯抗議移民政策的帖文,並表態支持。經過這三次鋪墊,9日晚才主動致電川普,交談數分鐘。

6月11日,馬斯克在X上發文稱:「我對上週發佈的一些關於唐納•川普總統的貼文感到後悔。它們太過分了。」當天,川普回應馬斯克的道歉稱,「我認爲他這樣做非常好」,「我不責怪馬斯克破壞了我們兩人的聯盟,但有點失望。我沒有怨恨」,「我想我可以(原諒馬斯克)」。

美國副總統范錫的立場和表態,也是分析「特馬」關係的很好參照物。澤倫斯基訪問白宮時,他煽風點火,反覆要求澤倫斯基現場感謝川普,激化了兩國元首的矛盾。「特馬」6月上旬第一波公開互撕,范錫卻扮演一個「和事佬」角色。一方面絕對忠誠川普,這直接關係他現在的政治生命;另一方面也不爲難馬斯克,世界首富將是他未來競選總統的大金主。

6月7日,范錫在線上的一個播客節目中溫和地批評馬斯克,對川普總統發難是「大錯特錯」;轉述「總統不認爲自己需要與馬斯克結下血海深仇,而我其實認爲,如果伊隆能夠冷靜一些,一切都會恢復正常」;明確表態「我也希望伊隆最終能歸隊」。這不僅是他本人的意願,也是川普的意願。范錫在接受採訪前徵求了川普的意見,川普要求范錫談到馬斯克時保持「外交姿態」,即措辭委婉。

雙方將因共同利益而和解

兩個老男人也有孩子氣的一面,隨著6月28日參議院51:49通過「大而美」法案的程式性投票後,又開始第二波公開互撕。6月28日,馬斯克在X上先發難,再次抨擊法案「極其瘋狂且具有破壞性」。

6月30日,他在X上怒發數十條帖文,諷刺支持法案的議員是「騙子」,「應該感到羞愧!」;諷刺共和黨、民主黨都是「豬黨」;誓言罷免在競選期間呼籲限制政府支出卻支持這項法案的國會議員,「就算是我這輩子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我也要讓他們輸掉明年的黨內初選」;宣稱如果瘋狂的支出法案獲得通過,「美國黨」將於次日成立。

當晚,川普在「真實社交」平臺發文回應:「伊隆獲得的補貼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或許我們應該讓政府效率部(DOGE)好好查查這個問題?這可是省下一大筆錢啊!」馬斯克迅速回懟:「全部削減。現在(就這麼做)。」

馬斯克出生於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有美國、加拿大、南非三重國籍。7月1日,當被問到「是否會驅逐馬斯克」時,川普並未否認,而是表示「得考慮一下」。

7月4日,川普簽署生效「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強硬回應。在X上就是否成立新黨發起投票,次日124.9萬網民投票中有65.4%支持;最終結果累計5630775票,80.4%支持。5日,又在X上發文宣佈,「今天,美國黨成立了,還給你們自由。」

輿論和專家一邊倒地判斷,無論是歷史、制度、民意,美國都很難有第三黨的生存土壤,即使馬斯克最有錢,擁有頂級流量,也很難通過「美國黨」與共和黨、民主黨PK。馬斯克有自知之明,他明確創立美國黨的目標是,獲得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衆議院席位,從而在國會獲得「關鍵少數」地位,影響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政策制定。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美國黨即使成立,最有可能的效果是爭奪年輕選民,更多分割共和黨的票倉,等待共和黨、民主黨開出籌碼拉攏,以實現本黨總統勝選或國會控制權。兩人再次掐架,導致特斯拉股價又動盪下跌,7月15日收盤310.78美元,比6月27日收盤323.63美元跌3.97%。

「艾普斯汀名單」目前深度困擾川普,導致MAGA陣營內部撕裂,民主黨陣營幸災樂禍。川普競選時承諾要公開,司法部長邦迪近日改口稱,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客戶名單,也沒必要公佈更多的檔案。MAGA陣營表示憤怒和失望,意見領袖抨擊川普政府現在是「掩蓋真相的一部分」。7月8日,馬斯克又跳出來發文,通過蹭熱點施壓,「如果川普不公開艾普斯汀檔案,人們怎麼能信任他?」

川普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對民主黨政客如此,對本黨建制派也如此,潘斯、錢尼、龐畢歐、黑莉等前高層目前處境就是鮮活案例。但40天以來回應馬斯克的攻擊始終剋制、溫和,留下回旋餘地。

「特馬」關係遠未到山窮水盡,馬斯克遠未出局,鬧掰了比預期的更快,和好也比預期的更快。美國政治中「口水戰」沒啥大不了,副總統范錫、國務卿魯比奧都曾在川普首次競選總統時,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如今拍馬屁都沒有下限,儼然視川普爲美國「皇帝」。

目前的第二波互撕,不妨解讀爲雙方再次公開要價,試探對方忍耐底線和讓步底線,也符合川普熱衷的、熟悉的「交易藝術」。雙方都是極其精明的生意人,操縱股票獲取暴利沒有心理障礙。在兩人關係恢復前,川普家族、共和黨高層通過關聯公司提前購買馬斯克公司壓低的股票,大家一起發財,皆大歡喜。

(注:作者爲獨立評論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