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擘

Lex專欄:矽谷新式收購中「幸運的少數人」

收購人才與收購企業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了。收購人才而不是買下整家公司,這樣的交易在一個相信「贏家通喫」的行業顯得很合理。

沒有一個工程師被落下。上週五晚上,谷歌(Google)表示其將聘用一家開發人工智慧工具的公司Windsurf的頂尖人才,包括執行長在內。在這項24億美元的交易中,谷歌還將獲得使用Windsurf技術的許可。歡迎來到矽谷,在這裏,收購人才與收購企業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雖說美國現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政府比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更善待科技巨擘,但收購依然遠非易事。儘管鉅額收購案仍時有發生,例如谷歌以320億美元收購雲安全公司Wiz,但收購整家公司不但價格高昂,還可能面臨反壟斷審查。

這讓所謂的人才收購(acqui-hire)顯得更有吸引力:與一家公司達成交易,目的是獲得其員工。另一個例子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與Scale AI之間涉資140億美元的合作,後者的業務是標註數據用於大語言模型。Meta出這些錢,將Scale AI創辦人汪滔(Alexandr Wang)以及半個公司收入麾下,汪滔也將出任Meta的首席AI官。

您已閱讀39%(452字),剩餘61%(7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